免费同城空降服务|24小时全国空降平台,楼风qm论坛网

纪检监察banner
案例警示
位置:首页 > 纪检监察 > 案例警示 > “书香养廉韵 自律树清风”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廉洁故事①以廉为镜,正心笃行

“书香养廉韵 自律树清风”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廉洁故事①以廉为镜,正心笃行

发布时间:2025/6/9 13:49:59 来源:本站点击率:

以廉为镜,正心笃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长沙高铁西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 娄湘兰

 

在湖南湘西的大山深处,曾有一位名叫郑培民的党员干部。他生前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时,有这样一个小故事:一次中秋节,下属悄悄送来一盒月饼,他坚决退回,并附上一张“心意已领,月饼请收回。廉洁如湘江水,清澈不能浊”的字条。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的家中仍摆放着用了二十年的旧家具,女儿结婚时连一桌酒席都没办。郑培民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“清正廉洁”,他的故事如同湘江畔的一盏明灯,照亮了无数人的心。

湖南这片土地上,自古流淌着廉洁的基因,十步以内,必有芳草,从“不要钱、不怕死”的曾国藩,到“自带干粮去办公”的胡耀邦,再到新时代的郑培民,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:廉洁不是口号,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,是关键时刻的取舍,是平凡岁月里的坚守。

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,我们肩负着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,更应常怀敬畏之心,以廉为镜、正心笃行。在此,我想用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:

第一,坚守初心——清廉是选择,更是境界。

湖南韶山冲里,毛泽东同志曾立下“三原则”:恋亲不为亲徇私,念旧不为旧谋利,济亲不为亲撑腰。这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振聋发聩。

作为国企的一员,面对亲戚“帮忙打招呼”的请求,要始终坚定:“权力姓‘公’不姓‘私’,开了这个口子,我就成了企业的罪人!”宁可“不近人情”,也要守护国企的利益,守住国企的声誉。廉洁的最高境界,不是独善其身,而是用一身正气,守护集体的蓝天。

第二,筑牢防线——纪律是“高压线”,更是“护身符”。

湖南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:“是非审之于己,毁誉听之于人”,国企人员手握资源、直面诱惑,必须时刻警惕“第一次”。网上报道,某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老李曾面临这样的考验:合作方悄悄塞来一张银行卡,承诺“只要验收睁只眼闭只眼,利润三七分成”,老李当即严词拒绝:“今天收下一分钱,明天就会丢掉一辈子尊严!”他连夜将情况上报纪委,守住了工程质量底线。

纪律的红线一旦突破,就像溃堤的蚁穴,终将吞噬人生。唯有把制度当成铠甲,把规矩刻进心里,才能行稳致远。

第三,传承精神——廉洁文化是土壤,更是力量。

在陪同家人参观湖南三一重工时,我依稀记得车间里,挂着这样一句话:“谁往公司利益里掺沙子,我们就砸谁的饭碗。”这家企业从湖南走向世界,靠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“阳光采购、透明决策”的廉洁文化。

我们作为甲方,面对供应商企图通过“人情往来”抬高报价时,应当拒收礼品礼金,时刻以“麓谷发展的每一分钱,都要经得起放大镜检验”为准则。文化如水,润物无声,当廉洁成为集体的共识,歪风邪气便无处遁形;当正气充盈企业,发展的根基才能坚如磐石。

岳麓山下,湘江北去,历史长河奔涌不息。从郑培民退回的一盒月饼,到三一重工车间的一句警言,湖湘儿女的廉洁精神代代相传。作为新时代的国企人,我们更要以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的清醒,以“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的定力,在岗位上书写无愧于心的答卷。

最后,我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最大的诱惑是自己,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”。让我们以廉为舟,乘风破浪,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浩然正气!


分享:
返回列表